

电影人物“阿甘”众所周知,但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电影里面的阿甘,他不姓甘却有着阿甘一般的性格、品性。在山东二建地处新疆偏远地区的图木舒克工地,在人员较少、杂活繁多的情况下,他主动请缨,身兼数职,既是工地安全的“守护神”,又是现场施工的“革命砖”,还是施工工艺质检的“守门员”。他就是山东二建图木舒克项目员工马治中。
现场施工的“革命砖”
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部署,伴随着山东二建接收吉林电建项目深入进展,越来越多的吉林电建员工走入了山东二建的“大门”,年近半百的马治中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位。作为一名老党员,马师傅并没有倚老卖老。这不,马师傅又开始忙活起来了,图木舒克项目因为一些前期遗留问题,施工工人难以调动,各外协队伍不服从管理,管理人员处于很被动的状态。就拿前几天的事来说,在外协单位现场施工人手不够需要配合的时候,马师傅二话不说,戴上随身携带的有些破损的手套,一手提着一桶五六十斤的灌浆料在安装了不少设备的厂房里面穿梭。大家都知道,按照施工流程到二次灌浆时,施工通道非常狭窄,平常走路都费劲,提着两桶灌浆料的难度可想而知了,类似的事情在马师傅几乎每天都会有,“阿甘”这个称号也是因此得来的。
图木舒克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紧、要求高。对图木舒克有着深厚感情的马师傅深深清楚,自己作为一名施工员与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密不可分,只有监督到位、管理到位、服务到位,真正将外协单位服务好,现场工作才可能有条不紊。为此,工人晚上加班,马师傅也加班,一边做好施工管控,一边叮嘱工人注意安全;工人晚上不加班时,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的马师傅也会拿上手电筒去检查一遍。慢慢地,外协单位都对这位东北老师傅刮目相看,空闲时聊不完的话题。有时候忙起来过了吃饭的点,他就回到宿舍将就吃点,吃的饭一顿冷一顿热。对此,马师傅笑呵呵的说道:“没事,现场走几圈,当锻炼身体了,晚上也能睡个安心觉”。
工地安全的“守护神”
在图木舒克项目,建筑专业仅仅四名员工,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,马师傅不但是项目的施工员,更是担当安全的“守护神”。在安全方面马师傅可是一点都不含糊,由于图木舒克项目后期遗留问题比较多,施工工人淡薄的安全意识并没有因为山东二建的接管而提高起来。马师傅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,一方面向其他项目的安全员寻求安全“金点子”,一方面在网上搜索其他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。深知工人安全意识需要点滴养成,马师傅首先从工人的培训抓起,单项工程开工前、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开工前,甚至网络上发的安全事故、安全预警,马师傅都一一记在心上,第一时刻将施工工人召集起来进行培训,苦口婆心的讲解安全决不可大意的道理。
光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,马师傅面对现场违章可是有一套“绝招”,经常让施工人员“防不胜防”。这不,下午一上班马师傅将一本考核单装口袋,拿着相机去现场“抓违章”了。眼下正是凝结泵坑钢平台吊装的高峰期,几个施工小伙子总是存在麻痹心理,觉得“安全带高挂低用”没必要。为此,马师傅费了不少口舌,每天在那几个小伙子面前唠叨个不停。以防万一,马师傅马不停蹄的来到吊装现场,“悄悄”躲在柱子后面观察了一番,安全防护到位、吊装正常……这时,那个习惯违章的小伙子映入马师傅的眼帘,他将安全带随手挂在身旁的钢架上,就开始了焊接作业。马师傅便“偷偷”的拿出相机对着违章一拍,然后签上考核单,通过手机发到施工队长那里了。事后,小伙子找到马师傅不解的问:“我没看到你过来啊,咋给我拍下来了呢,再说就这一次,马师傅就不要罚款了”,马师傅坚定的说道:“违章在哪里,我就出现在哪里,小伙子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啊”。
施工质量检测的“守门员”
跟足球运动中的守门员一样,能担任质量把关这项工作的首先得有娴熟的技能、敏锐的眼光。当领导把这一重任托付给马师傅时,可难坏了他,他以前在吉林电建是名钢筋班班长,对于钢筋下料锚固那是无所不知、无所不晓,但对装修、钢结构等方面虽说也熟悉,但是没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。可年近半百的马师傅并没有服输,用他自己的话那就是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。接手这份工作后,马师傅每天的行头多了一个便捷的小黑皮本,遇到不懂的,他就拿出来记在上面,晚上忙完回来再问知道的同事,然后再写到大的笔记本上带回宿舍,睡觉前再来个“碎碎念”。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,马师傅的黑眼圈都熬出来了。如今马师傅在现场已经娴熟自如了,独自挑起了质量监督重担。马师傅现场走一圈,哪里钢筋绑扎的间距不符合要求了,哪个地方的耐磨地面施工前冲筋不到位了,马师傅都指挥得头头是道。时间久了,马师傅验收过的在质检人员眼里成了“免检产品”,监理更是发来表扬信赞扬装修工艺。对此,马师傅憨厚的说:“这几个月没白忙活!”